<bdo id="4wvjd"></bdo>

<bdo id="4wvjd"></bdo>
  • <nobr id="4wvjd"></nobr>

      1. 以史鑒今 資政育人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歷史珍聞

        千名號兵出太行
        來源:《黨史博覽》2022年第10期  作者:張敏慧  點擊次數:

        軍號是部隊的特殊武器,號兵在戰斗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正是由于特殊的作用,在戰場上號兵也是極其危險的兵種,是敵人重點打擊的目標,犧牲率極高。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爭,戰場上每次沖鋒號響起后,都伴隨著許多英勇戰士的倒下,而最先倒下的,往往是吹軍號的號兵。

        鮮為人知的是,人民解放軍中的許多號兵,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在現在陵川縣的城東東崗山上,有一座始建于1946年的烈士紀念塔,在高聳的塔頂上,是一座金色的號兵銅像,號兵昂首挺立,目視前方,奮力吹響進軍號。


           陵川縣城東東崗山上的烈士紀念塔

        ■司號制度:紅色血脈的傳承■

        司號是世界各國軍隊進行通信聯絡、實施正規化管理、鼓舞軍心斗志的傳統手段。對于人民解放軍來說,一路能夠從弱到強,不斷戰勝強大的敵人,毫不夸張地說,司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從許多戰爭影視劇中可以看到,通常到了戰況最關鍵、雙方最疲憊的時候,我軍就會有一名英勇的司號員挺身而出,吹響沖鋒號。隨著嘹亮軍號聲的響起,戰士們就獲得了無窮的精神動力,冒著槍林彈雨,勇往直前地沖向敵人陣地。正如曾長期擔任司號員一職的老紅軍段克禮講的那樣:“嘹亮的沖鋒號一響,不僅能起到發布命令的作用,還能鼓舞士氣,震懾敵人?!?/span>

        人民軍隊早在初創時期就建立了司號制度。指戰員通過司號員吹奏軍號傳達作戰命令,指揮戰斗,或以軍號聲明確部隊行軍、集合、休息等活動的時間。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的國民革命軍中就編有司號分隊和司號兵。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成立后,在軍部副官處編司號班,設司號官,在團、營、連分設司號長、號目和司號員。1933年3月,中革軍委在瑞金附近坪山崗設立紅軍通信學校,開設號兵班,開始系統培訓司號骨干。在革命戰爭年代,軍號為保障戰爭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193111月,中革軍委總參謀部在瑞金召開紅軍司號會議,根據部隊在作戰中反饋的意見建議制定頒布了《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發出《關于司號問題的通令》,人民軍隊首次擁有了自己的號譜和司號制度規范?!锻睢分忻鞔_指出:“軍隊使用號音,就是一種號令,不論平時戰時,對于軍隊的集體行動,都用號音規定之?!碧栕V分為戰斗號譜、勤務號譜、名目號譜、儀式號譜共4300余種。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軍隊形成了較完善的軍隊司號制度。全軍部隊在連編設司號員,營編設司號班,團編設司號排,司號員成為解放軍基層部隊傳統的“八大員”之一。1950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參戰。志愿軍團以下部隊廣泛使用軍號,對“聯合國軍”起到了心理震懾、打擊士氣的重要作用。19626月,總參謀部通信兵部重新編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號譜》。該版《號譜》分勤務號譜、名目號譜、戰斗號譜、儀式號譜共4109種,還附錄了2類共8個練習曲譜。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戰爭形態的演進和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加快,軍號的指揮通信功能逐步被弱化,應用范圍逐步縮小,逐漸采用電子軍號取代了司號兵。

        2018年,人民解放軍司號制度恢復和完善工作全面展開。從2018101日起,全軍恢復了播放作息號制度。201981日,全軍施行新的司號制度,著眼發揮軍號在強化號令意識、傳承紅色基因、規范部隊秩序、營造備戰打仗氛圍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將原有的名目類、勤務類、戰斗類、儀式類4109種號譜,精簡優化為作息類、行動類、儀式類321種,采用司號員吹奏和播放電子號音相結合的方式。

        ■紅色陵川:嘹亮軍號吹響軍魂■

        19377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9月以后,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先后開赴山西抗日前線,開辟了以太行山為中心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后來,為了統一太南豫北的作戰指揮,成立了八路軍第2縱隊,總指揮部駐扎在陵川縣平城鎮義漢村,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兼縱隊司令員,黃克誠任政委。隨著抗戰工作的全面展開,無論八路軍的正規部隊還是地方武裝,都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缺少司號員。一個連隊,最少需配23名號兵(太行八專署初創時轄4個縣,1944年達5個縣1個辦事處,1945年進一步擴大到11個縣1個辦事處)。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是太行八分區所在地,處在太行山南麓峰巔,地理位置隱蔽,山高溝深,建成根據地的時間較早,群眾基礎好,具備了訓練號兵的有利外部條件。因此,太行第八軍分區指示在陵川縣開辦號兵訓練班,以解戰時的燃眉之急。194310月,根據太行第八地委和第八軍分區指示,陵川武委會在附城、奪火等地開辦了號兵訓練班,每期招收30人左右。

        號兵招收有嚴格的條件要求:一是年齡要小,一般要求在1518歲之間;二是身體素質要好,要能打能跑;三是人要機靈,能隨機應變。當時的訓練不光是為了戰爭急需,同時也把號兵培訓作為軍隊和地方武裝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制訂了編制計劃。號兵年齡大的隨時可以參軍,小的則先參加村自衛隊、區干隊、縣獨立營,然后再往部隊輸送,也起到了儲備和擴充兵員的作用。

        1943年到1949年,陵川培訓了32期共1700多名號兵,其中有700多名政治堅定、技術過硬者參加了正規部隊,擔任連以上戰斗單位的司號員,其余都分配至附近幾個縣和本縣地方抗日武裝,他們為全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檔案館,保存著的一份軍人花名冊,記載著900多個陵川司號兵的名字。而在《陵川烈士英名錄》記載的2465名烈士中,有389名是號兵。這些僅僅是記錄在案、有據可查的數字,實際上,號兵犧牲人數可能比這些還要多。

        現有的關于陵川號兵的歷史資料,很多是中共陵川縣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焦書文退休后用十幾年的時間搜集整理的。他搜集到一些陵川號兵資料,并采訪了上百位老號兵。通過他的實地采訪并結合縣檔案館的資料,已知陵川培訓過號兵的地方有城東、附城、蓋城、奪火、鳳凰、丈河、南河、廟凹、古郊、南圪臺、侯莊、郊底、牛腰坡、縣城北關、平城(元陽觀、行家院)、侍郎崗、楊村等。

        在陵川縣檔案館,有一份“陵川縣奪火區抗屬表、干部、民兵、號兵花名登記表”,內含檔案號為A10033003的“陵川縣奪火區區武委會號兵年齡統計表”和一份“陵川縣四區號兵統計表”。這兩份統計表詳細地記載了19471020日奪火區(陵川第四區)號兵的人員情況,包括村名、人名、年齡、任職年限、成分、參加過什么黨派團體、備注等情況。這份登記表中,擔任號兵職務最長的4年有1人,2年的有6人,1年的有26人,半年的有13人。這份登記表說明奪火區從1944年開始,即有號兵訓練活動存在,且每年都在訓練更新。至19471020日止,除參軍的以外,全區仍有受過訓練的號兵46人,當年新增號兵13人。

        另一份“陵川縣武委會號兵訓練班糧食計算表花名冊”中,共52人,準銷12月份糧食米2990斤,麥390斤,洋37440元。上面有縣武委會主任茍潤堂的簽名,制表員為李秦生,落款時間為19461212日。從其中編制的人員花名冊一頁中,可以看到這些人員的名字:劉保富、李俏元、王書生、曹毛米、崔松富、李成發、余煌起、張廣會、靳保財、李拴驢、李紫悌、楊青山、原肉蛋、趙農僑。表格下有以下字樣:每人40天,米62斤,面8斤,菜金720元。并注明:每人五屯合麥柒斤半。

        這些檔案資料和采訪記錄,從不同角度反映出了陵川號兵的規模、數量等細節。有名字記錄的,只是幸運的一部分,更多的號兵可能連姓名都沒有留下。這些年輕的號兵用青春和生命,吹響了八路軍、解放軍的沖鋒號。在新中國成立后,陵川縣延續號兵培訓傳統,一直到1984年后才停止培訓。在當地的民兵集訓、修水庫、植樹造林、修水電站等活動中,都有號兵的身影。


        一名吹軍號的紅軍戰士

        ■苦練傳承:陵川號兵英雄輩出■

        一把銅號,只有五個音,組合出的數百種短譜卻是部隊的“行動指南”。千軍萬馬,在號聲指揮下,共同進退,令行禁止,宛若一人。一名紅軍營長曾感慨道:“犧牲一個排長,可由班長代理排長。但是,失去一個司號員,我就成了聾子和瞎子?!?/span>

        號兵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號兵也是一個很危險的兵種。他們既要保護首長,又要保護自己。接受命令后,一般要距離首長30米遠,吹完號后要馬上轉移,否則就會成為敵人炮彈或狙擊槍襲擊的目標。這就要求號兵不僅要能力過硬,還必須靈活機動。

        首先,號兵必須掌握嫻熟的技術。一個號兵要想達到實戰要求,至少要三個月才能學成。焦書文在采訪中記錄道:受訪老兵在接受采訪時,都讓來者觀察他們的嘴唇,即使過去了六七十年時間,他們的嘴唇還是留下了被軍號壓扁的痕跡,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保證基本功,學員從“1”音開始練發音,直到練得號音飽滿了,才準許升級撥第二個音。以此類推,一級一級往上撥。直到撥好了5個音,打牢了基礎,才開始背誦和練習代表不同命令的號譜。而全部號譜有100多種,如起床號、開飯號、集合號、沖鋒號、撤退號、防空號、熄燈號,以及專門用作部隊調動、互相聯絡的特殊號譜等,必須反復誦唱練習,才能記牢,戰場上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錯誤。還有些號譜為保密,是臨戰時制定的,更考驗號兵機變、記憶的基本功。為了適應不同的作戰條件,學員們不但于風雨雪天練號,而且常常于搏擊、長跑后緊急練號。個人加班加點練號,取站、跪、躺、臥等各種姿勢練號,有時候老師會帶著他們到山高之處,特意面對大風,練習吹號。

        其次,號兵除了學習吹號技術,在培訓班還必須學三門課:一是文化課,要學會用簡單的文字交流,學會識號譜。二是政治課,即接受政治教育,包括階級教育、立場教育、形勢教育等。三要學習軍事知識,包括號手操作規程、戰術動作,如何利用地形地貌保護自己,如何保護首長等。

        號譜是號兵學習和使用的必備工具書。陵川縣城南社區的老號兵馮玲珠家中,保存有3本號譜。1963年,16歲的馮玲珠參加民兵并被選拔為司號員,一直到1983年退出基干民兵才把軍號上交,任司號員20年。他保存的這3本號譜為進一步發掘陵川號兵歷史提供了重要佐證。

        《民兵簡易通信知識畫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編制(訓練資料,內部發行),其中第三部分“軍號譜圖示”用連環畫形式繪出號譜67種。該畫冊19746月由遼寧丹東印刷廠第一次印刷。陵川縣城關人民公社武裝部手繪油印的《勝利號譜》,由時任陵川縣武裝部作戰科科長的王振英、時任陵川縣城關人民公社南關民兵營教導員的王貴保繪制而成。編號033,內含87種號譜;另有大馬斯第1至第7全套,敬禮2套,新馬斯10套,克出5套,安答蘭5套,共29套,于1974310日印刷。由民兵號手馮玲珠根據所學用五線譜繪制的《勝利號譜》,含號譜121種,于1974316日繪成。


        一份1944年陵川縣四區號兵統計表

        陵川號兵中涌現出很多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這些英雄人物是陵川號兵的代表。陵川太和村人侯國富,1945年加入陵川獨立營,后在陵川號兵培訓班受訓,結業后被分配在13縱隊38792連任司號員,參加過上黨戰役,轉戰于晉冀豫各戰場。19482月,在臨汾攻堅戰中,他在吹響攻城的沖鋒號時,被敵人的子彈擊中而英勇犧牲,年僅19歲。

        陵川縣附城鎮黑土門村人張喜發,1927年生,19458月參加八路軍,先在陵川獨立營任戰士,1946年春參加陵川縣號兵培訓班。結業后被分配到八路軍太行四分區4613連任司號員。1947年在攻打焦作的戰斗中,他在執行首長命令躍起吹號時,一發炮彈帶著尖嘯聲襲來。他因站的位置高,又在執行吹響沖鋒號的命令,不幸被彈片擊中犧牲,時年20歲。

        平城鎮南坡村的池連喜老人,17歲參加號兵訓練班,開始在平城北街元陽觀大廟里(號兵訓練基地)學習吹號,次年又轉移到平城侍郎崗村學習了2個月,一共學習了3年多時間,當時共有40多名年輕人參加學習。后來,池連喜參軍,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解放戰爭中,他先后擔任太行四分區472營營部司號員、平原省警32營營部司號員等;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繼續擔任司號員和話務兵,并多次立功受獎?!?/span>

        友情鏈接

        鄭州擎天近代中國研究國家檔案局國史網求是網鳳凰網國際在線中國青年網共產黨員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網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網河南黨史方志網

        黨史博覽雜志社主辦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黨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黨史博覽雜志社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豫ICP備18012056號-1
        色色小视频_亚洲精选中文字幕_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二区_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看片

        <bdo id="4wvjd"></bdo>

        <bdo id="4wvjd"></bdo>
      2. <nobr id="4wvjd"></nobr>